欢迎访问【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沈阳市园林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城管执法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571号《关于加强不平路面整治的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 2023-09-20 责任编辑 |  来源 | 沈阳日报

沈春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不平路面整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城市道路是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交通出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城市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加大,新建、扩建大批快速路,背街小巷改造及街路更新等工程使市区道路设施面貌显著提升,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区道路3628条,长度3830.07公里,面积5516.97万平方米。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在建工程多点开花、辐射面广等因素影响,一些管理不到位,部分道路设施不能得到及时修补,设施状况难以长时间保持良好态势。针对此类问题,我局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开展市政设施各项整治行动

1.开展城市道桥专项维护行动。为保证道桥设施的高品质完好,以“一条主线两个专题”为抓手,定目标、定任务,以全市道路维护为主线,桥梁除锈补漆、地下通道维护两项为专题开展专项行动,实行周通报抽查制度。目前,全市完成道路维护2613条,累计维护道路面积492.24万平方米;完成19座地下通道的全面整修,发现并处置问题142处;完成120座桥梁除锈补漆。

2.实施背街小巷微更新行动。为全面加强我市背街小巷的养护管理,保障市政设施完好,达到“道路平、设施齐、排水畅、街容美”的综合目标,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制定了《2023年沈阳市背街小巷微更新工作方案》《2023年沈阳市背街小巷微更新工作导则》,今年计划完成309条背街小巷微更新街路。截至目前,背街小巷主体工程共进场285条,正在施工96条,已完成189条,进场率92%,完成率61%。

3.开展检查井整治。对全市115.5万个检查井进行上图管理,打造检查井数字“管理字典”。建立检查井“井长”负责制,实现道路检查井实名制管理。目前,全市共整治井盖2.85万个。

二、加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手段

我市之前使用透水降噪高粘沥青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问题,例如低温冻融,融雪剂侵蚀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各种病害,加上民生工程挖掘,采用特殊工艺施工的路面,在修复过程中无法采用原材料进行施工。因此,我市目前在城市主次干路的施工及维修中均统一采用SBS改性沥青。同时,紧密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发展主线,下足“绣花”功夫,以更高标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管理服务,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组织各区市政主管部门进行专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三、开展市政道路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我局印发了《沈阳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市政设施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市政道路塌陷隐患排查行动方案》《沈阳市市政道路塌陷应急处置导则》《沈阳市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排查工作导则》。今年,为全面做好全市市政道路安全管理工作,减少道路塌陷发生,及时科学高效处置道路塌陷事件,确保市政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我局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议,下发了《关于开展市政道路塌陷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市政道路塌陷排查整治行动,对道路隐患检测处置的行业主体、处置措施、经费保障、责任追究等事项进行了明确,并首次在全市范围采用探地雷达。截至目前,共处置道路塌陷184处,共排查道路682条,约1245公里。

四、强化市政设施科学管理

1.建立完善市政建设管理监督约束问责机制。近年来,市政道路反复开挖受到媒体和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加强各类市政工程建设的统筹,切实减少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强化文明施工管理” 成为人民群众关切的话题。通过梳理城市道路占用挖掘修复管理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各方联动、责任追溯工作机制,实施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计划管理,加强各类市政工程建设的统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施工行为,占道施工围挡实行“即围即建、建成即拆”,坚决杜绝“围而不建、建成不拆”,确保城市道路恢复质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2.建设沈阳智慧城管微信公众号平台。为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推动和补齐城市管理服务短板,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我局建设了沈阳智慧城管微信公众号,通过该系统对公众诉求进行派单、处置、核查、结案,对服务结果、满意度进行调查回访。

五、规范检查井管理制度

1.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各区政府、市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市房产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市政公用局、井盖设施产权单位组成市检查井治理工作组。各区政府分别建立了辖区内的安全协调机制,按照“协同联动、各负其责、跨前一步、闭环管理”的原则,共同做好检查井井盖设施管理工作。

2.实施技术创新,助推科学管理。我局将致力于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前期通过市场调研和技术研究,要求各检查井产权单位优先选用具备“五防”功能的井盖,即“防盗、防滑、防位移、防坠落、防异响”,逐步替换原有的钢筋混凝土井盖,全面提升检查井井盖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达到市政道路检查井规格统一。

3.完善“井长制”,组织各产权单位为市政道路每个检查井设置1名管理井长和1名整治井长,提高检查井问题确权和处置效率。

六、强化市政设施维护宣传教育力度

1.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群众意识。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以及在市政设施上安装醒目标志等多种方式,开展爱护城市市政设施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增强爱护市政设施意识。

2.开展“三问于民”活动。今年,背街小巷微更新工程开展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活动,我局联合沈阳日报、沈阳发布,向全体市民发出征集令,针对背街小巷“改什么、怎么改”,进行了意见征集。目前,已累计收到市民意见建议1600余条,经过共性分析和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群众呼声较高、有迫切改造需求的309条背街小巷。我局还将持续通过报纸、网站、公众号、“一网统管”等平台,广泛开展“三问于民”活动。

七、健全市政道路应急管理机制

1.完善市政道路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我局起草了《沈阳市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突发事件处置专项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向相关单位征求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的应急预警、应急联动、应急协调、应急保障等工作机制,确保在应对道路桥梁隧道突发事件中做到统一指挥、部门联动、运转顺畅、处置高效。

2.成立应急专项救援总指挥部。市应急指挥部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城管执法局主要领导担任副总指挥。构建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确保应急指挥反应快速、应急处置运作高效,使事态和局势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