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5-09-25 责任编辑 | 张博 来源 |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市人大第十七届
四次会议第0634号建议的答复
徐扬代表:
您提出的《浑河两岸公园失管失序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6月,我局启动公园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专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多次组织专题调研,聚焦车辆违规入园、道路设施破损、公园秩序混乱等问题,按照“试点先行、分类施策、分步推进”原则,率先在南湖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开展试点。经实地勘验和充分论证后,2024年8月印发《关于加强公园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构建分级管控标准体系。《指导意见》实施一年多以来,公园通行秩序得到了一定改善,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物理隔离设施覆盖率不足、动态监管响应不及时等问题,需持续优化提高。
二、存在主要问题
近期,我局组织“一河两岸”城市段环境整治大检查,由分管领导带队,开展3次专题排查,发现部分区段仍存在突出问题: 一是阻车设施配备不达标。和平区三好桥、中海国际中心对面,沈河区五里河公园盛京大剧院出入口,浑南区长青岗等区域,存在阻车桩缺失、规格不符或间距过大问题。二是巡查值守力量不足。个别区段人员配备薄弱,特别是和平区郎朗钢琴广场因管理力量配备不及时,处于无人值守状态。上述问题导致电动车违规入园现象频发,相关区段人车混行,存在显著安全隐患。
三、阶段性整改成效
(一)强化区段管理
为全面提升浑河两岸公园精细化管理水平,我局统筹各区段积极推行标准化、智能化管理措施。
1.和平区段(6个公园)。设置标准化出入口41处(含机动车通道15处、人行通道23处、应急封闭口3处),配置U型阻车桩126套、石球23个。对9个重点通道实行“电子报备+人工核验”双验证通行,14个常规岗亭执行三班倒24小时值守(配备62名安保人员),3处封闭出入口实行应急审批制。
2.沈河区段(2个公园)。设置标准化出入口9处,配备智能道闸6套、石球11个。对4个重点通道实行双验证通行;配备36名安保人员,实行两班制全天候值守。
3.浑南区段(3个公园)。设置标准化出入口8处,配置阻车桩89个、石球28个、U型阻车桩组合31组。对3个重点通道实行工程、政务、自管车辆分类管控;配备42名管理人员,执行三班次24小时轮岗值守。
(二)推进设施焕新
一是道路升级,翻新滨水栈道3.1万平方米,翻建马拉松沥青路面14.7万平方米,维修健康步道2.9万平方米,修复彩色沥青及石板路1万平方米;二是环境美化,实施绿化清裸补植2.1万平方米,完成管道清淤11.3公里,涂刷防腐木0.65万平方米,勾勒出“河畅、岸绿、景美”生态画卷。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原则实施三阶段整改:
一是深化源头治理。重点补足“一河两岸”沿线,尤其是和平区段物理防控设施,通过增设U型阻车桩、延长挡车杆、加密围栏等措施,构建标准化物理隔离屏障,消除管理盲区。
二是强化动态管控。在重点区域增设监控设施,组建机动巡查队并引入执法力量开展定点值守,依托“科技监控+人工巡查”双轨并行模式,对违规入园车辆及流动商贩实施精准劝阻拦截,达成非准入车辆动态清零目标,全面提升公园秩序管控效能。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联席工作机制,联合公安等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完善常态化管理体系。严格执行问题整改销号闭环制度,确保件件有回应、项项有落实。推行“一车一档”备案管理,对经审批入园的特种车辆、作业车辆、专用车辆(含残疾人辅助工具)、大型活动保障车辆及物资运输车辆等进行全流程登记,精准核定行驶路线与时间节点,实现公园车辆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与长效化。通过系统性优化,持续提升公园服务品质,切实增强市民休闲体验与城市形象。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承办部门: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联 系 人:李鹏
联系电话:22523369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