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沈阳市园林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城管执法局关于市人大十七届三次会议第0217号《关于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体系建设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 2024-07-08 责任编辑 | 张博 来源 |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孔祥参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不高,缺乏服务意识”方面的办理情况

组织召开全市城管执法系统树立服务意识、强化队伍建设警示教育大会暨“清风执法”专项行动推进会。聘请专家教授在加强政府法治建设、夯实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对全市1300多名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对全市各区约4000名协管人员,从着装规范、仪容举止、队容风纪、文明执法、廉政纪律等方面进行培训。结合“转作风、严纪律、文明规范执法”大讨论活动、规范执法专题培训、“吃、拿、卡、要”微腐败行为警示教育等活动,不断提高执法人员和协管人员整体素质。

开展徒步执法,打造“城管雷锋”品牌。今年以来,沈阳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排排、一队队“执法蓝”的身影,这是我们的执法人员在开展徒步巡街执法。为打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全执法系统进一步强化开展徒步执法“用脚步丈量城市”行动,执法人员以良好的执法形象,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采取徒步的方式开展执法,一改过去驾车巡查不实、不细的弊端,提升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市容秩序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同时,结合“城管雷锋”活动,积极为过往市民群众提供爱心便民服务、城管执法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解答,拉进了执法与百姓的距离。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执法队员人人佩戴“城管雷锋”袖标,在商业街区、旅游景点和重点点位徒步执法,疏导人流、帮扶游客,收获了大量的赞誉,维护了良好的市容秩序,展现了沈阳热情好客的城市形象。

二、关于“执法三项制度流于形式”方面的办理情况

(一)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出台《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强化事前公开,在局门户网站公示了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行政执法流程图、行政自由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文书、行政执法人员信息等内容;规范事中公示,组织执法人员培训并取得执法证,执法人员执法示证表明身份;加强事后公开,在沈阳市政务服务网、局门户网按时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相关信息。

(二)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出台《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音像记录设备配备使用方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文书示范文本(试行)〉的通知》推行住建部版执法文书,规范文字记录;明确规定音像记录的环节和摄录内容,按照规定比例配备执法音像记录设备,推行音像记录。

(三)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出台《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试行)》;加强法制审核力量,配齐法制审核人员,确保法制审核人员占行政执法人员比例达到5%,在局门户网站公示法制审核人员名单;提高法制审核人员能力,开展法制审核人员培训,对法制审核程序、法制审核内容、法制审核要点等事项进行讲解;明确法制审核范围,梳理法制审核事项清单,对行政处罚审核范围减量增质;全面开展法制审核工作,组织法制审核人员开展法制审核工作,做到应审尽审。

三、关于“对文明执法不重视”方面的办理情况

积极转变执法工作理念,提升执法服务意识。在面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市容秩序违法违规行为时,推行宣传劝导为主,执法查处为辅的“柔性执法”执法方式,以文明礼貌的态度,积极与当事人沟通交流,耐心讲解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城市管理秩序,并协助当事人进行整改清理。全年,通过劝导方式清理流动商贩、占道经营3万余人次。在建设市场执法方面,开展“执法服务进企业”行动,由原来的末端执法处罚转变为前置执法服务,做好事前提示预防,向项目单位发放《建设市场行政执法服务手册》200余份,进入项目现场进行法律法规宣传300余次,避免多个建设项目出现违法建设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在日常执法工作中,严格落实住建部“721工作法”和“强转树”工作要求,以服务为核心,以劝导为手段,以处罚为辅助,全面规范执法行为。同时,通过进一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整顿执法作风,规范和约束执法人员行为,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新时代城管执法队伍。

四、关于“执法体制机制不健全”方面的办理情况

2020年,按照省、市执法体制改革安排,市城管执法局组组建了16个执法分局,均为市城管执法局的派出机构,其中直属分局5个、驻区分局11个。直属分局在市局领导下,行使公用事业、散流体、邮政等专项执法权,以及开展北站、桃仙机场区域内市容环卫执法工作;驻区分局按照“市属、区管、区用”原则,负责辖区内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存在执法人员不足,年龄老化,基层执法单位工作负担重等问题。结合现阶段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建议采取如下方式解决执法体制现存问题:

(一)建议参考北京市“市区街”三级城管执法体制,完善我市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在市级层面,由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全市执法工作的业务指导、统筹指挥、监督考核;在区级层面,由区执法局推动辖区工作开展;在街道层面,全面充实街道执法力量,组建街道执法队伍,在街道的带领下全面开展具体执法工作。同时,对“市区街”三级城管执法行政处罚权进行划分,确保执法权限层级清晰明确。通过构建“市区街”三级执法,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二)积极推动基层队伍建设。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等方面着手,推动基层执法队伍的标准化建设,打造“办公统一、装备统一、形象统一”的基层执法队伍,不断增强基层执法人员的归属感,队伍精气神得到提振,集体荣誉感增强,有效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推动办案质量、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以科技赋能基层执法工作。积极推进执法信息化场景建设,利用大数据、5G、AI等信息智能技术,提升执法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执法工作感知能力,提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执法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提升执法打击精准性与威慑力,有效减轻基层执法工作负担与压力,降低执法成本、提升执法效率。

五、关于“新民市因执法问题产生网络舆情”方面的办理情况

2023年7月19日,新民市执法局执法人员因言语行为不当,引发网络舆情。舆情产生后,我局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并配合市委网信办对新民市执法局舆情处置工作进行指导。新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并全力做好解释及香瓜销售等工作,最终取得当事人谅解并删除原发视频。7月23日,新民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要求新民市引以为戒,多从自身找原因、盯住问题想办法,尽快消除舆情事件的不良影响,坚决杜绝负面舆情向我市农业产业转移。并责成新民市纪委监委、新民市委组织部组成工作专班,进驻新民市执法局,在强化业务培训,完善执法体系建设的同时,对相关涉事人员严肃追责问责。

在今后工作中,我局也将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在对市内九区管理基础上,将新民、康平、法库三个县(市)也纳入到“强转树”工作中来,加强执法队伍教育培训,推进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形象大改善,提升市民对沈阳城管执法工作的满意度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