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沈阳市园林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城管执法局关于市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第0585号《关于消除城市道路马路拉链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 2023-05-25 责任编辑 |  来源 |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张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消除城市道路马路拉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马路拉链”现象是伴随城市快速发展而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为:一是地下管线和城市道路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要不断更新;二是由于管线建设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及投资渠道不同,导致各种管线工程难以同步实施。我局一直高度重视“马路拉链”问题的治理和监管,在城市道路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避免由于道路重复开挖造成的资源浪费。针对您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我局采取以下措施。

一、开展市政道路隐患治理

近年来,我局先后印发《关于开展市政道路塌陷隐患排查行动方案》《沈阳市市政道路塌陷应急处置导则》《沈阳市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排查工作导则》,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议,对道路隐患检测处置的行业主体、处置措施、经费保障、责任追究等事项进行了明确。2022年,首次在全市范围采用探地雷达,对重点区域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道路塌陷隐患排查。完成道路隐患排查8542条次,处置安全隐患164处;完成道路探地雷达探查964条次,处置地下空间隐患70处。

二、解决市政道路反复挖掘

1.由于老旧燃气管道改造、地铁项目建设等原因,我市仍存在市政道路反复挖掘现象。随着全市各相关单位规划意识的提升,以及对非法管线建设处罚力度的加强,市政道路反复挖掘现象将逐步减少。针对道路挖掘管理,3月份我局印发《沈阳市城市道路挖掘与恢复工程实施导则(试行)》,对抢修挖掘、操作程序、监管要求、对接部门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降低了管线单位乱挖掘、无监管的风险。

2.建立健全以城市道路为核心、地上和地下统筹协调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协调机制。遵循新建、改建、扩建道路,配套管线和原有架空线路应当按照规划同步入地,我局将结合自身管理职责,积极与市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配合,加强全市道路统筹规划相关工作。形成权责清晰、分工明确、高效有力、应对快捷的统筹规划工作机制。

3.加快推进“多规合一”联合验收的改革进程。以规划为先行,建立建设、财政、交警、供电、供水、供暖、燃气等多个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建设及占道施工的审批流程,减少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现象,确保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范。

三、强化市政道路挖掘管理

1.严格按照《沈阳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城市道路新建、改建、扩建、养护维修计划,统筹各挖掘单位施工计划,组织编制年度城市道路挖掘计划,做好临时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督促挖掘单位制定挖掘计划、施工倒排计划,逐项分解工作任务,挂图作战,对标对表推进施工建设。根据各施工单位上报的倒排计划,对各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对照核实及监督,对施工进度缓慢的单位主动服务、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问题,对施工进度严重滞后的工程,及时约谈责任人,对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单位,早提醒、早整改、早落实。

2.合理安排地下管线迁改,杜绝众多管线单位无序施工、反复开挖。增加道路巡查频次,加强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协调管理,保证严格按照审批要求做好道路占用、挖掘及恢复。配合市城乡建设局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3.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工程质量,推动落实施工单位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工程”“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等要素,督促挖掘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建设。全面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在建及建成未移交的市政道路质量安全排查整治,进一步强化对于围挡乱象和随意挖掘道路管理,形成工作合力,系统整治超期围挡等违法违规行为,以行政执法、行业自律、信用惩戒等为主要抓手,不断提高违规挖掘和违规围挡的违法成本。

4.提升围挡品质,我局拟起草《关于进一步提升占道工程围挡管理办法》,重点对工程围挡、进出通道口,以及扬尘治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细化。要求各相关单位对围挡进行一次系统排查,存量围挡做到规范一批,拆除一批。对闲置围挡和完工项目围挡立即进行拆除,确需保留的按照设置标准进行整改。

四、推进“路长制”工作

1.目前,我市9个城区70个街道办事处841个社区已推行了“路长制”管理模式,共划定路段4784个,设置三级路长1340名,并以三级路长为核心分别组建了路队,开展巡查和协调处置问题。

2.制定下发《沈阳市城市精细化管理“路长制”工作导则2.0》,建立问题提级处理模式。针对基层路长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问题逐级上报机制。三级路长可通过例会、巡查、报告等方式逐级上报,由街道办事处的二级路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主任)直至区级层面的一级路长(主管副区长、区长)协调解决,发挥高位协调推动作用,解决基层案件积压问题。同时,市精管办将“路长制”运行机制纳入每月对各地区的“路长制”工作考核项目(占地区成绩20%,占街道成绩30%),还将不定期抽查各级例会的会议记录,重点查看下级提报问题的跟踪解决落实情况,并将提级问题的跟踪解决成效纳入绩效考核。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