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3-05-15 责任编辑 | 来源 |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石东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实现“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园美城”的总体目标,我市围绕绿地增量、提质两个方面,推进增绿、补绿、复绿工程,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引领,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巩固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绿色福利。截至2022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96%,建成区绿地率为40.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26平方米。
虽然我市园林绿化有着良好的基础,但与国内其他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城市绿化总量较低、增幅空间不足尤为显著,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还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还不相适应。
一、关于“提高城市绿化规划编制水平”方面的办理情况
为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景观环境,我市于2021年启动“公园城市”建设相关课题研究,经过详细的分析和梳理,明确了“全域生态化,城区公园化”的规划思路,制定了“构建大沈阳山水生态画境,实现城区变成大公园”的发展愿景。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要求,我市制定了《沈阳市城区绿化工作方案(2022-2024年)》,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市绿委会办公室名义印发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方案》安排我市未来3年园林绿化工作,将以建设“公园城市”为目标,围绕“以园美城、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和共建共治共享”,重点开展“增绿、建园、连道、造景、植文、共建、精管”7项行动、共15项具体任务。
二、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监管和日常管理”方面的办理情况
1.绿化建设监管方面。我市已经将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纳入《沈阳市绿化条例》,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规划安排附属绿化用地,上报“多规合一”平台进行审批。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绿地指标和绿化设计方案进行严格把关,各委办局联评联审。凡达不到规定绿化面积的建设项目,必须对方案进行修改或由建设单位向城市绿化主管部门缴纳绿化建设补偿费,专项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2.日常养护管理方面。2022年,全市秉持绣花匠精神抓管理,全程全域求精细的原则,通过实施全覆盖、全过程、全要素,开展对行道树及绿地的精细化养护管理,编制各类养护导则,以工匠精神绣出花园式的园林景观。全年高标准常态化实施区级日常巡视、市级抽查检查,周调度、月评比、季通报,印发各类养护维护问题工作通知,提升城区绿化养护水平。
三、关于“着力提升城市绿化总体水平”方面的办理情况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每个小区。通过征求居民意见,以“安全、绿色、低碳、节能”为设计理念,增加园区绿色空间,合理种植树木、安装健身器材、休闲座椅、健康步道、停车泊位;增加节能降碳设施,安装机动车充电桩等设施。通过老旧小区节能设施改造,与碳达峰行动有效结合,打造舒适、环保、绿色居住空间,进一步提升了老旧小区环境品质,实现“低碳家园”可持续发展。
在公共景观绿地建设上,我市于2021年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口袋公园建设,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建成口袋公园3000座。2021年、2022年已分别建成1070座和1000座,2023年还要再建1000座,打造沈水之阳三千园,构建千园滨水、千园绕城、千园融成的口袋公园景观格局,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四、关于“在绿化细节上狠下功夫”方面的办理情况
今年,我市将围绕绿满沈城,建设北方特色公园城市,在园林绿化上实现新突破。2022年,我局编制沈阳市《口袋公园建设导则》,在植物配置方面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坚持乔灌草结合。以乡土植物应用为主,注重常绿植物应用,常绿、落叶乔木比例达到3:7,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在树木选择上明确以应用蒙古栎、五角枫、油松等乡土植物和常绿树为主,展示北方地区浑厚、疏朗、大气的自然特色风貌。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