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沈阳市园林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城管执法局关于市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第0094号《关于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法治素养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 2023-05-05 责任编辑 |  来源 |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孔祥参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法治素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执法服务”方面的办理情况

聘请市司法局执法监督处副处长和市委党校教授,在“加强政府法治建设、规范行政执法、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对全市1400多名在编执法人员进行培训。采用线上学习平台授课和考核方式组织培训,为参加培训的全体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素质能力提升教育,培训工作在沈阳多家新闻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报道。通过这次培训,使全体执法人员牢固树立依法执法、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的执法理念,让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更深的融入到执法过程当中。

二、关于“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方面的办理情况

持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巩固“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成果,教育引导广大执法人员,深刻认识到“吃拿卡要”等趋利性执法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树立法纪意识、底线思维,倡导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增强遵纪守法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照“西安城管人员向商户收保护费”事件,开展全市执法系统“大讨论、大排查”的警示教育活动。要求各单位提高政治站位,把开展该事件警示教育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坚持以上率下、引领示范,认真制定计划,精心组织实施,保证教育内容、时间、人员和效果的落实。把该事件惨痛教训转化成为强化执法监督、巩固良好形象的推动力,进一步梳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整顿执法作风,规范和约束执法人员行为坚持抓早抓小,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批评教育。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通报。

推进城市管理文明执法确保“721工作法”落实到位。在执法工作中,积极倡导推行温情执法、柔性执法,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形成主动服务、规范管理、执法兜底的城管执法模式,切实提升依法行政的质量和效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关于“提升法治素养,强化证据意识”方面的办理情况

每年执法系统行政诉讼案件中,拆违领域的行政诉讼案件占比较大,且败诉率较高。究其原因,除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外,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不高,证据意识较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以2020年为例,执法系统拆违败诉案件31件,经分析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现行拆违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我省、市在拆违领域没有专项的法律法规,现阶段拆违工作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与我市拆违工作实际情况对应不紧密。二2020年我市行政征收和“大棚房”拆除工作比较集中。在执法系统拆违败诉案件中,浑南区执法分局和苏家屯区执法分局案件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这两个区域同时也是我市行政征收和“大棚房”拆除工作较集中区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执法程序履行上出现了一些疏漏。三是执法人员证据意识淡薄。我市拆违工作的主体为各区(县)人民政府,区(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进行强制拆除,实际工作中各驻区执法分局承担各区拆违工作较多。由于执法人员证据意识淡薄,拆违工作中相关证据收集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导致败诉情况时有发生。

近两年,通过制定执法人员培训考评机制,建立《执法人员培训考核考评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坚持培训工作常态化等方式,执法人员法治素质明显提高,证据意识显著加强,败诉案件正在逐年减少。

四、关于“提高宪法意识,丰富执法方式”方面的办理情况

“小招贴”是城市治理的顽疾,百姓对此深恶痛绝。开展“小招贴”整治是实现城市净化、体现城市文明的重要手段。但现有的处罚金额较低和执行难等问题,造成了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成本较低,与违法收益不成比例。因此“小招贴”这块城市“牛皮癣”成为了城市治理的顽疾。我市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北京、郑州、济南),通过停机等多种方式对“小招贴”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一定的效果。我局丰富执法方式,开展“巡回式”动态管理,消除城市“牛皮癣”。秉承少处罚、少停机、多管理、多清除的原则,我局去年对全市范围内的主要街路、广场及其附近进行重点清理,对辖区内街路两侧建筑物、围墙、公共设施、照明灯杆及居民区的“小招贴”、乱涂乱画、喷涂等痕迹发起总攻。环卫人员利用“特效药”高压喷枪,采取清、铲、喷、涂等作业模式,对“小招贴”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共计清理42.9万余处。环卫监察人员通过“巡回式”巡查方法,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小招贴”及时通报相关区域进行处理,并跟踪复查,实行动态管理。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