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沈阳市园林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执法行动

从“管理”到“治理”的沈阳实践: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绣出国庆宜居新图景

发布时间 | 2025-10-09 责任编辑 | 梁园园 来源 | 人民日报

当城管执法力量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网络,一场关于城市内涵与温度的深刻变革正在沈阳悄然发生。这不仅是市容环境的“物理换装”,更是城市治理理念一次关键的“化学跃升”。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治理效能的“最直观体现”在小区。国庆佳节前夕,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活动为载体,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服务关口前移,在解决群众“身边小事”中,绣出了一幅“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国庆宜居新图景。此举是沈阳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又一创新实践。

治理变革:从被动处置到主动融入,构筑基层共治新格局

传统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多侧重于街面秩序,而居民小区内部的环境问题常成为治理的“真空地带”。沈阳市城管执法局此次行动,打破了这一惯性思维。活动并非简单的“突击整治”,而是以“多元参与,共建小区”为主题,系统组织10个区执法分局不断与物业企业建立深度共建关系,截至目前已与万科、中海、碧桂园等物业衔接,将治理触角精准延伸至300余个小区的“神经末梢”,并向更多的小区不断延伸。

这标志着沈阳的城市管理正实现从单一城管执法向协同共治、从问题导向向预防导向的深刻转变。在富城小区,城管执法人员接到社区反映后,不再是简单的“清理了之”,而是遵循法定程序,通过教育劝导方式,促使当事人主动清理楼道广告,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种“执法+服务”的模式,将城管执法工作嵌入了社区治理的有机整体。

效能跃升:从单点城管执法到系统施策,彰显精细化管理新成效

治理模式的变革,直接带来了治理效能的跃升。执法分局与物业的“联合巡查”机制,实现了问题的早发现、快处置。面对临街超市的店外堆放问题,执法人员的现场沟通与普法教育,不仅解决了个案,更起到了“处置一起、教育一片”的辐射效应。

数据显示,执法人员会同社区工作者、物业企业工作人员等各方人员累计1900余人走进小区,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这些数字背后,是城管、社区、物业、志愿者多方力量的系统集成,是沈阳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注脚。环境整洁了,通行顺畅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的显著变化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前瞻布局:从节日保障到长效机制,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

国庆环境的保障是阶段性目标,而构建长效治理机制才是根本之策。沈阳市城管执法局明确表示,将以此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工作,联合社区、物业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共治机制。

这意味着,“城管执法进小区”将从一项特定时段的亮点活动,固化为沈阳城市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安排。通过及时响应居民诉求,筑牢基层治理防线,沈阳正致力于探索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径,让“整洁、和谐、有序”不再是节日的短暂风景,而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常态背景。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沈阳通过推动城管执法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不仅为市民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更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凝聚了城市发展的合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一次治理能力的集中检验,更是一场城市文明的温暖升华。

责任编辑:刘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