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5-08-25 责任编辑 | 梁园园 来源 | 云盛京
道路的每一次占道挖掘施工,如同一次道路“微创手术”,一旦开挖不规范,就如一道道突兀的伤疤,切割着都市的肌理。为有效规范施工行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近期,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百日攻坚”行动,持续深化占道挖掘施工治理工作,全力整治违规占道挖掘行为,以“绣花功夫”让城市“微创手术”更规范。
我市今年为什么有这么多道路挖掘现场?
沈阳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代较早,目前既有建成区基础设施(尤其是地下管线)老化问题日益突出。
全市燃气管线未来三年内需将老旧球墨铸铁管更换为PE管线,改造长度约500公里,2025年计划实施改造的200公里中有20%的改造量涉及道路挖掘,长度约40公里左右。
全市供水管线总长约4200公里,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需每年按不低于存量管网总量2%的比例进行老旧管网改造,以保障水质安全、减少漏损,此项工作也需要进行必要的道路挖掘(84公里左右,因审批等原因实际小于此数据)。为应对极端天气、提升城市韧性,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和新建,解决排水能力不足问题,2025年全市实施的内涝防治项目工程达55项,涉及大量地下管线建设和改造。
4条正在建设的地铁项目,目前地上施工现场共64处,其中,6号线30个,3号线14个,9号线5个,10号线15个。涉及主城区的施工现场周边根据工程需要都会进行大量的燃气、供排水、供暖以及通讯管线的排迁。
此外,城市扩张、产业升级、智慧城市建设等,对电力、通信等管线的容量和覆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增容、新建或改造。
沈阳市排水公司:精耕细作,打造挖掘现场管理“样板间”
沈阳街头,橙黄色工作服的施工人员在规范围挡内有序作业,警示灯闪烁,材料堆放整齐,交通导行标识清晰……这已成为当前沈阳道路挖掘现场的新常态。为扎实推进“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沈阳市排水公司为代表的管理实践,正引领全市道路挖掘现场管理水平实现显著提升。
作为城市“里子”工程的主要建设者之一,沈阳市排水公司在此次“百日攻坚”中,将道路挖掘现场精细化管理置于核心位置:
一是围挡标准化升级: 全面淘汰老旧、破损围挡,采用统一规格、颜色醒目的硬质围挡,并确保安装牢固、线型平直。围挡顶部及关键转角处增设警示灯,夜间清晰可见,显著提升安全警示效果。在南北快速干道排水配套工程等大型项目现场,高标准的围挡已成为一道“风景线”。
二是文明施工常态化: 严格要求施工现场物料、设备分类堆放整齐,工完场清;设置规范的交通导行标志标线,配备专职交通协管员引导车辆行人;对噪音敏感区域加装隔音屏障,严格控制施工时段噪音;设置规范的信息公示牌,公开工程信息、负责人及监督电话。
“我们深知道路挖掘是民生工程,也是城市形象的窗口。通过‘百日攻坚’,我们不仅提升了工程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将‘最小影响、最高标准、最优秩序’的现场管理理念落到了实处,为市民创造了更安全、更整洁的出行环境。”
以点带面:排水公司经验引领全市管网单位“对标提升”
市城管执法局多次组织全市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信等管网单位到围挡设置规范的标杆工地进行实地观摩学习。沈阳市排水公司详细讲解了其在围挡设置、扬尘控制、快速响应、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对标找差”促改进: 各管网单位积极响应,对照沈阳市排水公司的标准查找自身在挖掘现场管理上的差距和不足。不少单位迅速行动,更新老旧围挡设备,增配降尘设施,优化交通组织方案,加强现场巡查力量,管理面貌焕然一新。
市级管理:强化统筹与监管,构建长效机制
1.抓好审批端,规范审批管理。一是坚持“无审批不挖掘”,所有工程必须依法办理《挖掘许可证》,消除监管死角。二是规范审批流程,要求各区严格按市级规定的标准和要件审批,提升效率。三是强化区级审批把关责任,加强前端宣传告知,确保源头管控到位。
2.抓好管理端,压实各方责任。一是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按标准规范恢复道路,确保质量达标。二是严格执行旁站监督制度,确保产权单位或其委托机构对关键工序全时有效监督。三是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对违规行为立即制止并上报。
3.抓好执法端,形成有力震慑。一是持续开展道路挖掘违规行为联合整治。二是重点查处未经许可挖掘、不按许可施工(含安全文明违规)、未及时恢复或质量不达标等行为,依法严处。三是实施联合惩戒,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拥堵或恶劣社会影响的单位,在处罚基础上将失信信息上传“信用中国”平台。
4.抓好服务端,保障城市运行。一是推行道路挖掘预审批服务,全年无休。二是优化应急审批流程,保障抢险工程迅速合法开展。三是加强应急抢险预案管理和协调联动。
5.抓好宣传端,营造共治氛围。一是深入宣传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文明施工要求,提高相关单位守法度和公众知晓度。二是解读报道规范民生工程和挖掘现场,适时曝光负面典型案例,形成正反警示。三是畅通市民监督渠道,及时回应诉求,关注引导舆情。
城市道路反复挖掘是发展转型期、政策调整期、设施集中更新期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我们深刻认识其对城市形象、市民生活和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下一步,我们将以高度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系统管理思维,强化对各区的统筹协调,督促责任落实,严格监管执法,最大限度减少施工扰民,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将民生“痛点”转化为治理“亮点”,为市民创造更安全、有序、宜居的城市环境。
道路挖掘管理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市民了解道路挖掘的内容,理解占道施工的无奈和必要,谅解对大家出行造成的影响,市城管执法局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全市道路挖掘现场管理向更规范、更精细,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的影响,守护好沈阳的道路秩序与城市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