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沈阳市园林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市政公用

沈阳将精细化融入背街小巷微更新

发布时间 | 2023-10-25 责任编辑 | 梁园园 来源 | 沈阳日报

回观以往的城市更新工作,常常把眼光放在城市的主要街道、重点建筑上,而忽略了背街小巷这类“城市的角落”。在实施方式上,也更多采取“穿衣戴帽、涂脂抹粉”的大规模运动式整饰。不过,随着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沈阳城市更新改造的方式已经由过去的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

那么,面对排水不畅、绿化缺失、亮化不足、设施老旧、缺乏品位、道路破损、垃圾乱堆、私搭乱建、随意停车等乱象的背街小巷,应该怎样“精细化”呢?沈阳市委市政府的回答是,努力抓好“一拆五改五提升”。“一拆”是指拆除违法建筑;“五改”包括改路面、改停车设施、改线缆、改立面和改广告牌匾;“五提升”则包括提升管网设施、提升慢行系统、提升交通设施、提升景观绿化以及提升文化氛围。

虽然看起来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原来以平面改造为主,现在微更新以U型断面全要素、全覆盖更新,包括街设家具、指路标识、停车设施、景观绿化等全要素升级。原来以地上为主,现在先地下、后地上,先进行老旧管网改造。原来只注重以车行为主的使用功能,现在更注重以人为核心,增加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和文化品质,让城市更加有活力、有品位、有颜值、有温度。

塔湾街将废弃公厕改成山河园

想发展,先减量。“减量,就是要尽量去除与胡同历史文化风貌不和谐的各种元素。想在小巷中做减法,拆违释放空间是第一步。”沈阳背街小巷指挥部专班负责人陈巍说。

塔湾街与舍利塔路交叉口北行100米处,有一处废弃多年的公厕,这次塔湾街微更新,皇姑区城管局落实“一拆五改五提升”的工作指导思想,拆除了这座废弃公厕,并结合周边单位情况,确定建设“山河园”主题公园。

在改造之前,这处废弃公厕残土堆积、杂草丛生。经过精心处理,此处打造成为以爱国主义诗词为钢骨,民族英雄代表为血肉,景墙、置石、亭廊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公园。

在现场看到,山河园以一道高3米、长34米的文化景墙为主体,随着曲线景墙如卷轴般缓缓展开,背景墙画从万里长城一直延展到苍茫大海,景墙前的砾石带象征河流,配合其间多个雪浪石的高低起伏,从平面到立面地表现出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

走入口袋公园,文化景墙随着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秋绝唱,转向书刻“尽忠报国”的主体景石。山河园外侧设置一组高低错落的中式亭廊,形成良好的天际线。凉亭挂匾“山河亭”,设有座椅供市民、游人休憩、娱乐;廊架便于行人、游人穿行其中。

北李官巷微更新从“排水”开始

于洪区北李官巷是今年背街小巷微更新改造实施道路之一,原地下排水管线为合流管线,汛期雨季期间存在积水问题,对周边居民出行造成阻碍。此次微更新改造中,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为避免道路反复挖掘,先期即对该路段地下排水管线进行改造。

于洪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经过谋划,通过新增一条雨水管线,将原合流管线变为分流管线,并接入迎宾路现状管线。同时对所有检查井进行调整并加固,更换防沉降井盖,并添加防坠网等一系列改造措施。

现场周边邻近北李官幼儿园、北李官小学、174中学等中小学校,在工程开展初期,于洪区城管局认真研究了工期计划,科学管理,尽量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了在开学之前全部完工。

文化提升

育才巷“亦静亦喧”文化味又浓了

大东区育才巷,东起东顺城街,西至大什字街,道路全长约312米。这里是魁星楼旧址所在地,其呈现的“星阁晴霞”,曾是沈阳八景之一。这里还有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等文化教育场所,聚集了服务、零售、服装等61家商铺。

这次改造包括机动车道的更新,两侧人行道的铺装修缮、城市电箱的美化、垃圾桶的更换、规范路侧停车的数量和位置等。大东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育才巷微更新最重要的是,以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为地段核心,以魁星社区、魁星文化为依托,重点改造了育才烟火小食平台、育才街角绿地、状元及第休闲场地等景观,将餐饮体验、社区休闲等功能植入街巷中。从周边居民的需求出发,营造一个“亦静亦喧”的邻里日常生活空间。

育才巷在东顺城街路口,打造了育才街角绿地,丰富了街道的绿化视觉层次;两侧的旧商铺,焕然一新,伴随着两侧完整社区的面貌提升工作,助力了城市更新的发展;烟火小食平台的改造,使原有单一的商户广场,增加了浓厚的社区热闹氛围,也使原有平台更安全;状元及第休闲场地,延展魁星社区的文化及休闲功能,让整个魁星片区的氛围更加和谐。

品质提升

西滨河路变身“河路一体”城市花园

西滨河路西起南三经街,东至风雨坛街,紧邻南运河,全长1479米,是一条滨水城市道路。此次改造结合南侧滨河绿地,打造独具特色的河道一体滨水城市空间。

市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滨河路此次改造充分响应“一拆五改五提升”的原则。其中,开工前城管、设计、街道社区等多部门进行现场踏勘,明确产权及全线各设施的功能作用,对长期废弃没用的构件及设施进行明确并后期拆除,减少现场的杂乱。

按照“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的原则,西滨河路将南侧原有人行道内移至滨河绿地,打造园路一体的效果,原有人行道降标高做非机动车道,原有混行的非机动车道做路侧停车,从而保证人行和非机动车道的全线分隔及独立,也解决了西滨河路乱停车的问题。

在改造架空线缆上,城管部门在开工前与运营商现场确定管线线位,三家共用共享新建管廊,确保弱电架空线缆全部入地、全线贯通。对现状路面积水点进行排查,局部增设雨水口,同步对原有雨污水管线进行清淤;在道路北侧新增市政路灯,满足道路照度需求。

在提升慢行系统和景观绿化上,西滨河路此次改造人行道更新铺装面积1万平方米,绿化补植修1.2万平方米,以“一轴三带多点的河路一体城市花园”为总体设计理念,南侧人行道结合滨水公共绿地,打造园路一体、河路一体空间,以更加畅通、便捷、绿色、生态的形象服务周边市民。

值得一提的是,西滨河路地处沈阳原大西边门至小南边门段城墙旧址位置。这次微更新,西滨河路设置了大量标识牌,植入城市演变历史,使市民能够清晰了解沈阳的发展脉络。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