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城管靶向施策推广隔音屏障 施工噪声投诉同比下降49.29%
发布时间 | 2018-09-04 责任编辑 | 来源 |
8月31日,武汉市建筑施工噪声整治专班在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办事处组织召开全市建筑施工噪声整治“管理月”经验介绍暨现场推进会。从现场获悉,8月份全市开展以“推行一(隔音)房一(隔音)棚一(隔音)罩,推广一(隔音)墙”为主题的“管理月”专项活动,督导工地落实“四个一”降噪措施,工地噪声投诉得到有效控制。截至8月31日,12319平台全市受理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投诉2076起,较去年同期4094起,同比下降49.29%,受理率和处置率100%,其中投诉排名前三的区是江岸区314起、汉阳区290起、洪山区263起。 2018年,武汉市政府将“严控施工噪声,市民投诉处置率100%”作为十件实事之一,市城管部门持续组织整治施工噪声“大恳谈”“大接访”,开展施工噪声执法拼搏赶超竞赛,8月份组织施工噪声规范管理,要求七月份夜间施工被投诉排名前十的工地和各区被投诉前五的工作必须安装隔音屏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90家工地落实“四个一”降噪措施,占居民集中或敏感区70%,其中安装隔音房10处、隔音棚55处、隔音罩16处、隔音墙48处,推进了工地噪声控制从粗放到精细、从无序到规范、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8月31日,受理施工噪声45起,与去年同期316起,同比下降85.76%,创今年第二大降幅。
精准研判,找准噪声源头降噪声。据悉,东西湖区金拓.银湖工地项目位于东西湖区金银湖马池中路以南、环湖中路以东,项目三面紧邻居民小区,另一面紧靠武汉轻工大不,噪声控制难度大,三月份施工噪声投诉位列全市前十,该工地立即组织各项目负责人,按施工流程、工艺、部位,逐项对11个噪声污染源进行识别分析,对照“六个严禁”制定整改降噪措施,桩基施工阶段,杜绝夜间使用旋挖钻机和起重吊车作业,限制夜间砼浇筑和空压机破柱;土石方阶段,严格控制挖掘机的一次开挖量、装载机的一次装载量和渣土车的一次装运量,有效降低了发动机噪声;主体施工阶段,搅拌机、混凝土泵车、电锯、电刨、空压机等,在封闭或半封闭空间施工。
靶向施策,聚力传播途径控噪声。据该工地项目负责人介绍,针对工地噪声传播途径采取了系列物防、技防和人防措施。在工地四周设置了隔音墙,将施工现声噪声与周围环境隔离;在工地中心部位设置了隔音棚,电锯、电刨、钢筋加工等在棚内作业;在进门入口地面铺设湿润麻袋,降低轮胎与地面摩擦噪声;对移动空压机、发动机,量身定制了隔音罩,这些物防措施运用,有效降低了噪声污染范围和强度。
互动沟通,突出以人为本务民生。据了解,该工地始终将施工噪声控制与工地安全、施工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工地、小区门口张贴扰民公示牌,主动接受监督;定期与小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业主代表进行沟通座谈,积极争取理解和支持;主动与城管、建委、环保等部门沟通对接,学懂弄能政策法规,做到合法施工、依法施工,减少扰民。
现场观摩会充分肯定东西湖区工作求真、执法较真、服务认真的做法。市整治施工噪声专班负责人、督察总队总队长王春生讲评上半年工作,部署下步任务。他指出,上半年建筑施工噪声整治工作一是顺民心,强力推进“两升两降”工作目标完成;二是筑同心,“执法月”各区同心协力严格执法,“接访月”搭建沟通平台与群众心连心,“管理月”各区力量一条心,让群众放心、让企业专心,共筑同心圆;三是得人心,抓住中、高考敏感时期,开展“静噪护考”行动,为广大考生营造了安静的备考、考试环境,赢得了市民点赞。他强调,下一步要重点做好典型示范和应用推广:一是争做典范,城管执法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要做履职尽责典范、做共建共治典范、做内强素质典范;二是勇立示范,树立一批示范工地,树立文明、责任、担当行业示范;三是大胆出规范,编制建筑施工噪声管理手册,形成全国一流工地噪声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