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5-02-19 责任编辑 | 梁园园 来源 | 沈阳日报
2月17日,沈阳市开展城区园林绿化专业技术系列培训,此次培训内容是古树名木复壮救护技术和衰弱园林树木复壮关键技术。
2025年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会议强调,要坚持保护第一,要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做好养护救治科技攻关和科普宣传,这给沈阳市古树名木保护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古树名木是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景观,它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人文和科研价值,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同时,古树还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媒介。加强古树保护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历史文化、发展先进生态文化的迫切需要。沈阳市目前正在组织各地区、各绿化单位(部门)对城区近3000株古树名木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东陵公园、北陵公园两个古树名木群及城区散生古树名木档案,包括基本信息、价值意义、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养护记录、保护现状、影像资料等内容,积极探索古树名木智能化管理模式。
市执法局园科院发挥科研优势,正在开展古树名木调查、数据采集、古树复壮技术研究等相关工作。
园林树木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树木立地条件差等因素,许多树木长期处在生长弱势边缘,甚至死亡。通过古树名木复壮救护技术和衰弱园林树木复壮关键技术的培训,让各地区、各单位的园林养护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充分认识到古树名木保护和复壮的重要性、城市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关键性,通过学习,结合工作实践,把培训内容应用到古树名木和城市园林树木的精细化管理中去,是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