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4-12-30 责任编辑 | 梁园园 来源 | 沈阳日报
“铁西区小北一路一处雨水井盖严重破损……”中午11时,沈阳市城市运行精细化管理“一网统管”平台接到情况上报,系统智能识别后,问题被转派至铁西区城管局;当天16时22分,井盖修复完毕,经工作人员核实后完成处理,结案归档。
自动识别、智能派单、快速处置、高效结案……一次不经意的管理“小细节”,是沈阳市城市精细化管理“一网统管”的“大智慧”。
近年来,沈阳市聚焦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以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为目标,系统构建“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体系,形成了条块协同联动、问题未诉先办、智慧赋能增效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沈阳模式”,高质量服务推动3070座口袋公园建设、3628条市政道路管理、86条重点街路更新、641条背街小巷提升、1122个老旧小区和2000公里老旧管网改造。
城市精细化管理“一网统管”走在全国前列,案例获全国地理信息金奖,获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城市百景案例,建设和运行经验入编住建部培训教材,并上升为国家标准。2023年9月通过住建部专家组验收,并评价沈阳市“为全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典型经验和示范样板”。
建立“一委一办” 实体化“一网统管”
为加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了“一委”即沈阳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成员单位涵盖13个区县(市)、35个市直有关单位;“一办”即领导小组办公室(即精管办),设在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搭建城市管理体系框架,强化过程管理和流程优化,遵循“利当前、惠长远”的治理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立足长远,体系化推进。领导小组每季度开展调研或召开现场会议,市精管办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对各地区各行业工作情况建立“日检查、周例会、月通报、季观摩”调度制度,通过领导小组、精管办和行业部门三级督导机制,实行“定性+定量”双标准评价,正向激励各地区争先创优。通过“一委一办”的高位统筹,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协同联动,加强了各部门城市管理领域数据和业务的交流和共享,进一步打通管理壁垒,全市形成“一网统管”组织架构体系。
畅通“一网统管” 助力共治共享
沈阳市城市运行精细化管理“一网统管”(运管服)平台建设,系统搭建“1+1+6+N”架构,即1个综合数据库,1个业务处理核心系统,市政、园林、市容、环卫、亮化、执法等“6+”行业应用系统,以及扫净路、园林养护、柔性执法、路长管家等“N”个智能场景,畅通市、区、街、社区(路长、网格)四级联动,搭建问题“发现—推送—处置—反馈—评估”闭环流程,实现多头问题一平台流转,实时掌握城市管理不同区域不同时限的重点、难点问题,合理调配管理力量,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同时,在“一网统管”平台手机移动端上线数字城管小程序,开通“市民找茬,城管听劝”政民互动通道,实现市民诉求“移动办”“掌上办”,通过健全平台调度、行业兜底、提级处置等举措,强调与市民群众的沟通反馈,确保市民投诉件件有回音。
“一网统管”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沈阳市城市运行精细化管理“一网统管”(运管服)平台正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是实现资源整合一张“网”。充分利用“云、网、数、端”技术载体,平台覆盖市内9区,765平方公里,51495个单元网格,1093个责任网格,4784个路长制管理路段,对258万个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统一入库、更新、标识编码,完成240小类城市运行问题的确权工作。按照“两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考核、四级联动”的工作模式,连接22个市级单位,9个区级平台,以及378个区级单位、99个街道和1047个社区,形成“管理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有其责”的网格化管理格局。2023年正式运行以来,平台累计处置城市管理问题245.15万件,处置率达97.02%。
二是深化智能应用“统”到底。围绕市政、环卫、园林、市容、执法等行业领域,平台对1546个单位数据进行完善汇聚,建立462项数据目录、32个专题库,支撑各行业智能管理。
三是推进共治共享“管”到位。畅通诉求渠道,通过沈阳市数字城管微信小程序,响应市民诉求32万余件,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三问于民”,让市民广泛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共征集市民建议14万余条。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