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3-12-08 责任编辑 | 梁园园 来源 | 沈阳发布
一辆辆复古的小轿车,一家家各具风格的咖啡馆、小酒馆,一排排露营椅……在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有一条特别时尚、特别“潮”的“咖啡小巷”。这里每天都聚集着一群时尚网红达人来拍照打卡。
之所以能成为时尚聚集地,这得益于沈阳市背街小巷“微更新”工作的持续开展。十纬路是今年沈阳开展的309条背街小巷“微更新”工程之一,通过三问于民,改善了小巷的交通条件和U型立面,为商家创造了更好的经营环境。现在,改造后的十纬路已成为时尚青年聚集的网红打卡地,达到美景“出片”、城市“出圈”的效果。
三问于民开展“微更新”
背街小巷,顾名思义小而背的街巷,城市主要马路后面的小街道、弄堂等,是离老百姓生活最近的地方。这里承载着深厚的城市历史文化和悠久的人文记忆,是城市的文脉和肌理所在,同时也是市民每天上班的“第一公里”和回家路上的“最后一公里”。背街小巷的治理不仅关乎百姓的幸福指数,也事关城市的文明指数。
近年来,沈阳市城管执法部门一直重视背街小巷的治理和更新工作。通过“三问于民”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小区市民及周边商户的积极性尊重市民的意愿,确保市民在改造提升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从而为市民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2023年背街小巷“微更新”工程主要对市民呼声较高、待提升的重要窗口街路、老旧小区周边等309条背街小巷进行微更新。此次“微更新”是为深化街巷文明创建,把背街小巷打造成为城市治理的亮点、文脉传承的载体、和谐宜居的家园,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
“更新”后要更有文化
背街小巷治理后,街道更整洁,出行更便利,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幸福感攀升。此外,更要打造专属的文化特色。沈阳背街小巷的设计原则就是按照一条街巷一处景,各条巷景不同的特点要求,根据背街小巷地处的功能特色,如办公、商业、教育、文化、生态等,因地制宜地提取场所的设元素,将要素因子植入到空间改造中,使得背街小巷的改造的风格与场所风格相宜。
位于铁西区北三路老工业区的红梅味精厂是该路最著名的企业之一。随着化工厂、油化厂等厂区的搬迁,现如今有红梅文创园、餐厅、茶馆、商铺等,周边环境热闹非凡。
今年对此路进行微更新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北三路的文化魅力和品质。制定方案时精心融入铁西老工业基地历史文化元素。依托北三路沿线红梅文化,以“书写品味红梅历史,畅游美丽小巷”为主题,打造烟火气息街巷。
沈河区西滨河路,西接三好街,东至风雨坛街,全长1432米。对西滨河路进行“微更新”时,注重店招梳理、色彩控制、质感打磨等基础更新工作,明确城市文化风貌导向,实现建筑整体风貌文化统一。同时,在此次沈河区背街小巷改造中,对西滨河路增设了盛京城廓要素节点进行设计。在沈阳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的目标愿景下,盛京城廓亟需唤醒文化记忆,赋予时代意义;同时提出了“千年城市的精神家园、寓古于今的都市乡愁、人民城市的传承创新”的时代认知。
来源:沈阳发布
编辑:梁园园
校对:张博
审核:谢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