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1-11-25 责任编辑 | 周旭 来源 |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按照市城管执法局《巩固深化沈阳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散流体运输执法分局结合实际,从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队伍标准化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服务意识等方面入手,扎实开展活动,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执法队伍良好形象,全面履行监管职能。
一、加强党建工作,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1、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效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
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学习,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上年度组织生活会,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党员,坚持开展党员周三集中学习日制度,按上级党组织要求部署学习内容。目前已开展党员集中学习17次,主题党日7次,专题党课6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3次,组织党史测试答题1次,召开组织生活会1次,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基地1次。通过学习、活动,党支部委员和全体党员切实加深了对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党的理论和专业文化素养,使每位党员努力做到政治过关、思想过硬、能力提升。
2、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领队伍意识形态全面升级。
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和推进表》,创建党史学习专栏,开展读书月和征文活动,强化典型示范,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支部书记亲自上党课,6月23日组织党员前往满洲省委旧址参观学习,开展“参观红色基地感悟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项考试,形成了“以上率下、全员参与、整体推进、以考促学”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分局全体46名党员分4批次积极参加市局机关党委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政治轮训班,开展专题党史授课2次,主题党日活动2次,专题政治学习6次,收到良好的效果。
3、系统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增强执法队员廉洁自律意识。
按照局机关党委要求,切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强党风廉政教育。3月23日参加了由市城管执法局组织的2021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会后在分局内部及时进行传达,并以此为契机,开展执法队员对违纪违法警示教育资料进行剖析的活动,教育警示执法队员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干干净净履职,加强自身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全省住建系统吸取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工作方案》通知及局机关纪委相关要求,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违纪违法案例选编》中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有关内容,以违纪违法案例事实,以及对国家、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讲解,教育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严守纪律底线;在春节、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前开展专题警示教育,支部书记亲自上党课,以案说法、以案警示;通过学习,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重要性的认识,要求全体党员加强道德修养,强化自律意识,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先锋作用。
二、建立管理体系,推动处置核准
1、建立管理机制与体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散流体运输执法分局于2021年3月,印发了《沈阳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对各区、各部门职责与建筑垃圾处置各环节的流程、规范进行了明确。同时,为推动工作落实,协调各区搭建相应管理体系,目前各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体系已基本搭建完成。
2、推动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积极协调地区落实开展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对辖区内处置建筑垃圾的行为依法进行审批,颁发《沈阳市建筑垃圾处置通知书》与《沈阳市建筑垃圾处置运输车辆准运证》。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依据《通知书》与《准运证》合法合规开展运输。今年3月以来,各区已办理处置核准审批159件,核准处置建筑垃圾1100余万吨。
三、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做好建筑弃土消纳场管理
1、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2020年9月,散流体运输执法分局代表市政府与沈阳中城城市矿产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项目(一期)特许经营协议。今年6月,该项目已经符合协议要求,正式进入商业运行阶段。为保障项目顺利运行,我局积极协调项目收运范围内各区开展建筑垃圾收运工作,特别是针对大量产生建设垃圾的征收项目实施专人监管。目前,已累计收运可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18万吨。
2、做好建筑弃土消纳场管理工作。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在市城乡建设局组织各区建设建筑弃土消纳场后,散流体运输执法分局负责组织各区对投入使用的消纳场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现已有浑南区李相七砖厂、于洪区全胜村、沈北新区大望街等3处建筑弃土消纳场投入使用。针对已投入使用的消纳场,认真加强管理,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评估,协调安装车辆进入监控设备并接入管理平台,并定期组织对日常管理与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投入使用建筑弃土消纳场合法合规进行消纳。
四、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管控,严格开展执法
1、实施渣土车清单目录管理。依据相关规定,我市对散流体运输企业及其车辆实施清单目录管理,符合条件的企业及车辆方可纳入清单目录从事散流体运输,其中,重点限制车辆必须具备密闭运输的机械装置以及GPS或北斗定位装置。目前,已有76家企业及所属的4040台车辆纳入清单目录管理,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在我市四环范围内开展运输的车辆。同时,为加强管理,组织对清单目录内运输企业及车辆进行考核,对违规较多的企业进行约谈,对拒不整改的车辆予以下线处理。今年以来,已整改车辆400余台,下线车辆430余台,约谈企业20余家。
2、完善信息化监管手段。为有效管理车辆,建设了渣土车管理平台,可实时获取渣土车GPS、北斗位置信号,对渣土车行驶轨迹进行跟踪监管。目前,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正积极配合市信息中心,推动一网统管渣土车场景建设,通过整合各方面数据信息,实现对建筑垃圾运输的全过程监管。
3、严格开展执法工作。为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的管控,推动各项管理工作有效落实,严格开展散流体运输执法工作,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运输行为。同时,积极推动接触执法向非接触执法转变,通过与各市直部门、环卫企业建立违法违规线索推动机制,有效提升了问题发现与获取第一手证据能力,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与质量。今年以来,已查处散流体运输案件143件,有效规范了散流体运输秩序。
供稿:强转树专班
审核:张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