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沈阳市园林局】官方网站!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

市城管执法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010号《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以水润城”建设的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 2023-06-15 责任编辑 |  来源 |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人口资源环境与城乡建设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以水润城”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提高精细化治理水平,实现“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道风景线”治理目标,把环城水系综合治理作为“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园美城、以文化城”的重要抓手,在“净化、绿化、美化、文化”上下功夫,我局坚持规划引领、远近并行、统筹推进,切实抓好环城水系建设工作行动,实施控源清水、以文活水,构建河清岸美、宜居宜业的百里环城水系。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规划引领。我市多次组织深入环城水系现场勘查,开展了规划编制、驿站选址、排污口调查等前期调研工作,逐一了解运河沿线水质、泵站、园林绿化、水闸、岸堤、护坡、管理等各方面情况。结合我市实际,突出规划的统筹性、人民性和前瞻性,持续推进环城水系规划建设目前已形成阶段性成果。全域层面,贯彻十六字治水思路,强化五水统筹,以北水南调、辽西北供水、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为干,辽河、浑河、蒲河等大中型河流为脉,卧龙湖、石佛寺水库等重点湖库为核,构建“八脉百川、七库多点”的全域水网格局。环城水系层面,强化北环更新与南环重塑,构建“一河两环多脉”的水网结构。北部环城水系,将北运河作为环城水系引水主廊道,统筹优化水资源调配和保障、科学构建水系体系通过引水、截污、清淤工程,提升水体环境质量;通过公园、慢道、设施建设,打造多元活力景观带;充分挖掘水系沿线历史文化、展示工业文化,彰显商业文化,将南运河打造为都市时尚区、新开河打造为历史文化走读带、卫工明渠打造为工业文化展示长廊。南部环城水系,通过水系网络联通,提高运河水系生态补水能力;通过滨水公园和慢道建设,提升生态环境品质;通过河道整治和堤防改造,提升河流排水防涝能力,推进生态、韧性、幸福沈阳建设。

2.水质提升方面。一是持续推进城市排水系统新改扩建及管网改造、积水点治理、雨污混接摘除工程。实施大东、沈河等地区雨污混接摘除工程,摘除混接点110处;实施轩盛路等积水点改造,消除整治区域内积水点位22处二是科学谋划清淤疏浚。组织对新开河沿线(鸟岛-三面闸)全部88个排水口进行普查,并对沿线水质进行取样检测和监测,共勘测泥深点位24处,平均泥深0.3米。经专家综合研判,近期无需进行清淤,拟于2024年开展河道清淤、沿线护岸和相关闸坝改造工程。三是合理实施引水调配。我市通过引辽河区间径流、浑河区间径流及大伙房水库库水,对浑河城市段、蒲河、浑蒲总干渠、丁香湖及三河(南运河、北运河、卫工河)的水量进行生态补给。根据汛期和非汛期实际用水、排水情况,通过渠首进水闸及沿河节制闸对新开河水量进行调配。四是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规划并完成南部三期污水处理厂和永安二期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53万吨/日。目前,全市共有生活污水处理厂30座 ,出水全部达到或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8921-2002)一级A标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9.5%。五是持续开展水质监测。对环城水系沿线开展巡查,共发现13处水污染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跟踪监测未发现返黑返臭现象。

3.景观提升方面。一是完善配套设施。浑北环城水系沿线新建口袋公园36座,提升改造万泉公园、劳动公园,新建园路广场4.7万平方米,维修园路广场0.3万平方米,护坡、驳岸0.4万延长米,新植树木0.8万株、花卉地被60余万平方米。浑南环城水系完成了浑河南岸景观提升(浑河桥-张官河)和花间道运动公园建设,新建休闲运动广场5.4万平方米,慢道0.5万平方米,新植树木1.4万株、花卉地被16万平方米。二是加强规范管理。在浑北环城水系沿线设置24个管理班组,落实网格责任体系,累计清理入园商贩、露天烧烤等现象近150次,劝离沿线焚烧祭祀市民4000余人次。

4.文化植入方面。梳理文化资源,融入商业文化元素。打造了浑河天地夜市时尚休闲市集、IN BOX集装箱小镇、时光里酒吧街等特色市集。以沈阳K11购物艺术中心为载体举办各类艺术展、空中雕塑花园鉴赏会。

5.生态保护方面。以“生态工程”为基础,实施退耕还河生态封育,推进退耕还湿,构建生态水网,加强对湿地、自然保护地管理,提升我市水系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物多样性水平。一是对辽河干流沈阳段实现全线封育,全线贯通307公里生态廊道,封育区自然植被覆盖率提高至90%以上;对浑河、蒲河、细河、北沙河等重点河流实施生态封育26.6万亩,新建河口湿地10处,面积1.3万余亩。二是结合我市实际,组织编制了《沈阳市湿地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落实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组织有关专家对沈阳市湿地管理机构的湿地保护工作进行评比。三是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初步建立以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前《沈阳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已上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待批复。

二、下步工作安排

我们将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开发、节点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府主导、市民参与的总体原则,在环城水系综合治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坚持协同联动,强化民主监督,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近期重点围绕完善规划编制、水质提升、景观提升等三方面,开展10项工作,总投资估算12.2亿元。其他整治改造工作待规划方案确定后,组织实施。

1.加速推进环城水系规划。深化完善《沈阳市全域水网》《沈阳市环城水系综合治理及沿线经济带提升规划》方案,待形成规划阶段性成果通过审议后,报市规划业务会。《环城水系管理条例》,拟于2023年完成立法调研工作。

2.建立生态补水保障机制。我市将继续对城市建成区内的河湖水量进行适当补给,加强流域生态流量的统筹管理,有效缓解河湖在春、秋两季季节性缺水甚至断流的问题,形成连续的水面环境,提升河湖水环境容量,增强河水自净能力,促进河湖生态恢复,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工作目标。

3.持续提升水体质量。统筹水环境治理、水资源节约、水安全保障,坚持根治本源、市区联手、远近结合、管建并重,持续推进排水补短板,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和收集能力。实施新开河沿线宁山泵站、崇山西泵站、崇山东泵站3个片区雨污混接摘除及分流改造工程。

4.全面推进景观提升。完善百里运河公园体系,突出水与人、文、绿等元素的深度融合。景观提升方面,实施浑北灌区改造、北陵湖及周边水系水质提升改造、运河沿线景观提升、浑北环城生态廊道节点提升改造(东陵公园、北陵公园、南湖公园)、鲁迅儿童公园提升改造、青年公园提升改造6个项目。文化内涵注入方面,梳理环城水系周边33处文物资源和文物保护单位,结合河道沿线断面优化,在水系沿线融入商业文化元素,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增加滨水活动空间和商业空间,对水系沿线商业业态进行品质提升和丰富,提升滨水活力,打造水系文化休闲集聚带,推动沿线产业发展和经济带建设,构筑“人水共生、景城共建、家园共享”的城市水系新景观。

5.持续推动生态保护。我市将按照“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生态修复技术路线,继续开展辽河、浑河等重点河流的生态封育工程,落实湿地分级管理制度,推动我市一般湿地名录发布工作,筹备纳入第二批名录的湿地选定工作,不断提高我市受保护湿地面积。通过河流综合治理、合理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利用格局,逐步形成岸绿、水清、鱼游,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6.加强资金筹措多元融资。各牵头单位正在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环城水系工程建设,包装地债项目包,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三、保障措施

1.高位统筹,协同联动。环城水系治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位统筹下,由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协同、专班推进,合力推进环城水系的综合治理。

2.拆建有控,水清岸美。立足长远,从源头、根本上治理,划出退线空间,合理安排沿岸建筑设施的拆除、关停等,逐步建成一流的水系空间。

3.民主监督,全程参与。环城水系的规划、建设、管理全链条、全过程,同时充分听取市民群众意见,落实三问于民,满足市民群众共同的需求。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