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5-10-20 责任编辑 | 梁园园 来源 | 指尖新闻
小区公共绿地被私自侵占、园区公共空间堆满杂物、楼道内四处都是招贴喷涂……针对这些居民身边的问题,市城管执法局积极贯彻落实全市物业领域专项整治部署,不断深化开展“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工作,选派983名执法队员担任小区责任人,对全市5639个小区实施执法服务全覆盖,对小区各类城管执法违规行为坚决说“不”。
10月16日,市城管执法局组织536名执法队员,深入152个小区开展了“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集中执法宣传活动,与小区居民积极开展交流,宣传城管执法工作,记录居民诉求,发放宣传资料2100余份,现场解决居民反映问题60余件。在罗马花园小区,执法人员现场接到居民反映,该小区7号楼下近期一直停放一个勾臂车厢,装满建筑垃圾,不仅堵塞居民通行,还影响周边环境卫生。执法人员立即会同物业人员与装修业主沟通,耐心讲解城市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细致阐明车辆占道和垃圾乱堆的危害。在执法人员的积极劝导下,业主充分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当即承诺整改,并联系装修公司迅速将钩臂车撤离,同时对周边道路进行全面清理。当天下午,这一影响小区环境与通行的问题便得到彻底解决,赢得了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已组织开展了“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集中宣传12轮次,累计动员执法人员1900余人次,已经走进500余个小区与居民开展了面对面交流。


执法人员开展进小区宣传活动
进小区集中宣传活动,只是市城管执法局“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的一个侧面,为全面做实做细相关工作,推动“管理”到“治理”转变,实现小区内城管执法问题的“未诉先办”,市城管执法局组织983名城管执法小区责任人积极对所服务小区开展日常走访,与小区所在社区以及服务小区的物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并在全市5639个小区醒目位置粘贴“智慧城管”二维码,号召居民反馈身边问题,推行“小区责任人网格化巡查+社区物业人员机动巡逻+居民线索反馈”的“三措并举”模式,让小区内的各类违规问题无所遁形。今年7月份以来,收集处置小区暴露垃圾、招贴喷涂、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城管执法问题1.3万余件,切实解决了一大批居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居民的充分肯定与广泛认可。

执法队员张贴“智慧城管”二维码
10月9日,大东区执法分局通过“智慧城管”接到居民反映,大东区魁星小区内存在占道经营问题。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小区现场核实,该小区出入库内停放了一辆标有烤串字样的三轮车,虽然车上物品均用苫布覆盖,不存在占道经营问题,但该三轮车停放位置严重影响了进出该小区的车辆通行。本着积极服务居民的理念,执法队员联合社区对车主进行劝说,车主将三轮车挪走,恢复了小区入口的通行顺畅,得到问题反馈人与现场居民的一致肯定。
智慧城管”居民反馈问题处置前后对比
为解决小区私搭乱建问题,按照全市物业领域专项整治安排,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各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聚焦违建治理全周期,明确发现、报告、停工、认定、冻结、责成、拆除七大关键环节,形成“七步工作法”导则。针对在建违建,坚决制止、露头就打、严管严控,严控违建新增;针对既有违建,与不动产登记部门建立了违法建设冻结登记工作机制,禁止违建房屋交易,并逐步依法拆除。今年以来,通过加大执法宣传、强化现场管控,对119处在建违建实施了拆除;对既有违建已函告不动产交易部门冻结交易111处,完成拆除44处。
实施违法建设拆除
为提升“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工作效率与质量,市城管执法局还积极与物业企业开展执法共建活动,通过共建探索确立了物业企业在小区治理中巡查员、记录员、联络员、宣传员、协管员的“五员”角色,积极巡查发现园区问题,建立清单台账,及时通报城管执法部门,并积极配合开展执法宣传与整治,在小区侵绿毁绿问题整治上,取的了良好的效果。8月份以来,已清理整治侵占绿地、私改绿化等行为171起,恢复小区内公共绿地3000余平方米,得到了小区居民的广泛肯定。
执法人员联合物业对侵绿问题进行清理
下一步,沈阳市城管执法局将持续深化“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工作,聚焦居民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联合社区、物业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共治机制,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努力为广大居民营造更加整洁、有序、和谐、安全的居住环境,推动城管执法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让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在每一个小区得以体现。
指尖新闻、沈报全媒体记者 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