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5-10-16 责任编辑 | 梁园园 来源 | 辽沈晚报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治理效能的“最直观体现”在小区。国庆佳节前夕,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活动为载体,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服务关口前移,在解决群众“身边小事”中,绣出了一幅“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国庆宜居新图景。此举是沈阳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又一创新实践。
传统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多侧重于街面秩序,而居民小区内部的环境问题常成为治理的“真空地带”。沈阳市城管执法局此次行动,打破了这一惯性思维。活动并非简单的“突击整治”,而是以“多元参与,共建小区”为主题,系统组织10个区执法分局不断与物业企业建立深度共建关系,截至目前,已与万科、中海、碧桂园等物业衔接,将治理触角精准延伸至300余个小区的“神经末梢”,并向更多的小区不断延伸。
这标志着沈阳的城市管理正实现从单一城管执法向协同共治、从问题导向向预防导向的深刻转变。在富城小区,城管执法人员接到社区反映后,不再是简单的“清理了之”,而是遵循法定程序,通过教育劝导方式,促使当事人主动清理楼道广告,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种“执法+服务”的模式,将城管执法工作嵌入了社区治理的有机整体。
治理模式的变革,直接带来了治理效能的跃升。执法分局与物业的“联合巡查”机制,实现了问题的早发现、快处置。面对临街超市的店外堆放问题,执法人员的现场沟通与普法教育,不仅解决了个案,更起到了“处置一起、教育一片”的辐射效应。
数据显示,执法人员会同社区工作者、物业企业工作人员等各方人员累计1900余人走进小区,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这些数字背后,是城管、社区、物业、志愿者多方力量的系统集成,是沈阳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注脚。环境整洁了,通行顺畅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的显著变化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