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沈阳市园林局】官方网站!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市政公用

重塑街巷记忆 打造最美回家路

——2023年沈阳市背街小巷微更新成果综述(下)

发布时间 | 2023-10-25 责任编辑 | 梁园园 来源 | 沈阳日报

背街小巷是城市烟火气和民生福祉的重要空间载体,关系城市形象塑造、居民生活品质和社会运行安全,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直接的小切口,是沈阳城市发展的“大民生”。

今年以来,沈阳以全市12个地区309条背街小巷微更新为突破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听民声、体民情、解民忧融入每一个整治提升细节,在保住历史风貌、留住百姓烟火、延续乡愁情怀、创造安全环境中彰显人文关怀,在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实践中擦亮人民底色。

倾听群众声音 汇合各方力量

沈阳的背街小巷微更新,以选取百姓呼声最高的街路进行改造,由市民自己决定是否进行改造,“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全市通过调查问卷、征集令、沈阳发布、智慧城管公众号等形式征集各类意见建议万余条。紧接着,市局以市民建议为主要设计依据,带设计方案进街道,人民设计师下社区,组织召开居民座谈会,通过多轮座谈、方案评审,与市民开展深入交流,紧密关注市民期望,汇集智慧,共同设计背街小巷的改造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回答群众要求,沈阳在背街小巷微更新中,采用集中力量、满员施工的“歼灭战”方式,全力压缩街巷施工“阵痛期”,降低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同时,以考促建,通过周通报、月考核、年评定,倒排工期,清单化落实,积小胜为大胜,各地区均按时按序完成建设任务。

坚持民生需求导向 科学优化功能

微更新过程中,市局突出便民利民惠民导向,精心设计好每一条背街小巷,统筹好景观性和功能性,既要传承文化、留住记忆,展现街巷的景观风貌,又要完善配套、提升品质,解决好群众的生活需求。

今年沈阳改变以往“施工进场,设计退场”原有工作方式,落实设计单位全过程参与指导。年初邀请国内优秀设计团队及市内行业专家编制《背街小巷微更新设计导则》《2023年背街小巷微更新工作导则》,指引设计方向,指导推进落实。组织召开设计沙龙和专家评审会,完成全市示范路方案评审。

更为关键的是,市局在背街小巷微更新中,始终坚持“三个统筹”。首先是地上地下相统筹,工程总体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原则实施微更新,避免道路重复挖掘。强化区域协调调度,统筹管网单位、道路主体单位,优质高效落实各项措施,提高内部审批流程。其次是小区小巷相统筹。综合考虑老旧小区园区内、园区外的整体进度,做好管网、出入口连接段的工程衔接,整体统筹推进。最后停车通行相统筹。在坚持“两贯通、两优先、两分离”原则基础上,因地制宜优化道路断面形式,统筹调整车位布局,注重打通市微循环。

坚持创新 以更高标准推进空间治理

微更新过程中,沈阳坚持创新、盘活存量,整合沿街景点、特色文化资源,拓展庭院广场、共生小院、邻里空间,为市民提供可休闲游憩、可社会交往、可健身运动的“第三生活空间”。

沈阳今年打造了很多特色小巷,讲好沈城故事。如全龄小巷,于洪区东湖南街营造关爱“一老一幼”的全龄化邻里社区交往空间。颜值小巷,和平区十纬路作为咖啡小巷周边路,为年轻人提供独特的“城市漫步”City Walk的城市氛围感。古韵小巷,沈河区西滨河路深挖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深耕古城新韵,老街巷换新颜。烟火小巷,铁西区北三路以“品味红梅历史,畅游美丽小巷”为主题,打造烟火气息背街小巷。文化小巷,皇姑区乐山路以“乐·享生活,山·秀古今”为主题,深度文化植入,打造街巷空间哲学。

“今年全市实施309条背街小巷微更新改造,创历年来沈阳背街小巷微更新数量新高。其中,大东区改造55条背街小巷,为历年各地区背街小巷微更新数量之最,创历史新高,极大程度改善区域市民出行条件。”陈巍表示,明年全市将结合片区改造、管网改造、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街路,谋划100条背街小巷微更新街路。其中,计划打造10条精品示范路,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着力打造样板工程,展现沈阳大气疏朗的自然特色和北方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