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沈阳市园林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公众参与>老朱热线

7月1日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线访谈现场实录

发布时间 | 2015-08-07 责任编辑 |  来源 |

   市执法局就“创建服务型执法机关”这一话题同大家进行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如有您有关于影响市容环境、违规建筑施工、损害公共事业或市政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或对执法人员在管理、执法、处罚等方面行为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登陆留言。
    市民: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城市规划区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毫无疑问都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沈阳市执法局是怎样应对这种压力,把这么一个大城市管理好呢?
    市执法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沈阳市执法局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出了城市管理机制长效化的两大“利器”:一个是行政执法勤务区这个组织载体,一个是执法共建这个活动载体。
    市民:“行政执法勤务区”是怎样的一个工作模式?
    市执法局:沈阳市以全市的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为执法范围,对应设立具备行政执法处罚职能的责任区域,实现了每个街道都设置一个勤务区。执法人员以勤务区为基本执法单位,在区域内统一行使处罚权,办理简易处罚案件。从本质上讲,勤务区模式的核心是执法责任制,实行的是一种网格化的工作方式。
    目前,沈阳共建立了119个行政执法勤务区,这些勤务区属地化独立办公。在内务管理上,按照市局勤务区装饰装修标准图例进行统一装饰,办公用品、标牌等设置有序;在制度建设上,制定了《勤务区职责范围》、《勤务区工作规范》、《执法工作日志》,使用统一的《执法案卷》和《对外联系单》;在工作方式上,实行定岗、定责,日常巡查和定点值守相结合。实行日记日报制度,详细记录每天的工作情况;在案件查处上,执行统一的《职权明细表》和《自由裁量适用标准》;在监督考核上,实行星级评选和升降级制度,每半年对所有勤务区进行综合考核打分,并与年终奖励和干部任用挂钩。
    市民:执法勤务区的建立解决了行政执法方面的哪些问题,效果如何?
    市执法局:勤务区管理模式的运行,很好地解决了多头执法、交叉执法、执法扰民的问题,实现了由粗放式执法向精细化执法转变;由事后执法向执法工作前置转变;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由注重行政处罚向注重执法服务转变。从而跳出了“突击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城市面貌和执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今年年初“沈阳市行政执法勤务区管理工作模式”荣获了首届“中国法制政府奖”,这是专家和民众对沈阳行政执法系统的充分肯定。
    市民:沈阳市执法局的“执法共建”活动也是在全国城管系统内率先提出的,出于怎样的考虑?
    市执法局:所谓执法共建,就是城市管理执法者与管理相对人,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开展知法、执法、学法、守法等一系列活动来共同参与城市的管理。通过共建活动,主动帮助管理部门和执法相对人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参与城市执法工作的良好氛围,借以优化我们的执法环境。
    市民:那也就是说,通过一些事前的服务工作来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我们都通过哪些工作形式来实现“共建”呢?
    市执法局:执法共建的核心就是 “变事后处罚为前置服务”,“变我查我管为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搞好城市管理”。目前,我们以行政执法勤务区为单位,重点明确了八个方面的服务对象,已经与503所学校、165家医院、693个社区、576个物业公司、434家开发建设单位、71个街路市场管理单位、707个锅炉房和22个地铁站管理单位建立了共建联系。
    我们具体的共建活动形式很多,比如说走访共建单位,与共建单位、商户代表座谈;发放《致沿街商户的一封信》、《致学校的一封信》、《致医院的一封信》、《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等;与社区、建筑工地、学校、医院、住宅小区物业公司、街路市场管理人签订《共建协议书》;发放共建联系卡、执法便民工作卡、执法温馨提示卡等各类宣传卡片;开展“执法进校园”、“执法进社区”、“执法小卫士”等活动。
    市民:执法共建取得的效果如何呢?
    市执法局:以校园周边环境为例,我们都知道,出于各种原因,学校门前总是聚集着很多商贩,一方面影响市容环境、阻碍交通,另一方面卫生状况无法保证,孩子的健康也得不到保证。之前我们经常开展专项整治,但流动商贩的性质就是这样,你查他走,你走他又回来了,他有利可图,就很难彻底取缔。
    于是,我们主动找到学校,联合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共建活动。勤务区与学校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开展“执法人员进课堂”、“远离陋习主题班会”、“争当城市管理小志愿者”等活动,积极倡导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执法人员定时巡视,定时定点值守。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以前情况非常严重的实验中学、二中、和平一校、朝一中等校园周边环境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
    市民:那么其他领域的共建活动是否也取得了同样好的效果?
    市执法局:在推行执法共建活动几年来,我们与八个共建服务对象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与建设施工单位的共建中,我们通过执法人员进工地、法律法规进工地、咨询服务进工地、领导干部对重点项目走访的“三进一访”服务,发放《规范建设简明手册》,温馨提示、联系卡,邀请法律专家对建设、施工单位负责人集中授课等等这些服务,提高了建设市场各方主体的守法意识,与安监站联合组织“文明施工现场评比”活动等方式,促使建设单位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目前,建设市场项目违规率加降了80%,执法共建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与小区物业公司共建方面,通过开展上门发送宣传册、联系卡、签订共建协议书,组织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召开座谈会,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培养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及业主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及时、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解决小区内实际问题。从前,我们在小区内执法只能是在市民举报之后,现在小区的物业也能够发挥自己的职能,在发现小区内私搭乱建、侵绿毁绿等违法行为时,及时制止,及时与执法局沟通。象“新华壹品”、“尚品天城”小区的毁绿侵绿问题我们都是在物业公司的配合下解决的。
    通过执法共建不仅节省了执法资源,弥补了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缓和了执法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增强了广大居民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人人参与执法工作的意识。